榆林动物石雕塑生产设计
迄今为止,考古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石雕作品,可大致划分为几类。类为传统石雕,包括传统的典型细石器和小件饰物;第二类为磨制实用器,包括日用品、器皿和生产工具、;第三类为具有宗教性质的偶像;第四类为具有生活气息的动物石雕、琢制的石磐。其中以器具和动物石雕能代表当时石雕造型的高水平。我们后来能在商代妇好墓中,见到众多的现实动物和幻想神性动物雕刻品的存在,不能不归结于新石器时代这种热衷于讴歌自然生命的石雕传统。
雕塑是造型艺术的一种。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铝、玻璃钢、砂岩、铜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
此外,古往今来的石雕艺匠还创作了一些圆、浮、沉各种手法兼具的雕件。这类雕件都表现出较复杂的内容,因此采取浮中有沉、沉中有浮、圆中有沉浮的综合手法。石雕配座与石雕整体搭配技巧:架座与石的调搭配的好,对烘托主体,深化主题,提高奇石的观赏效果,其作用是不言而喻的。柔和的泽,观赏时就会让人有一种亲近、自然、和谐的感觉。笔者认为,奇石的架座,尽量以一种颜为佳,如若彩过于纷繁,使人观后眼花缭乱,自然就冲淡了观赏石这个主体。架座泽的选配,应尽量做到鲜明和蔼,古朴大方,庄重典雅,且深浅相宜,浓淡适中。观赏石的调较浅,就应选配调较深的架座。反之,调较浓的奇石,则要选择调稍淡的架座。许多赏石行家在这方面具有的经验,在他们的奇石作品中,有众多生动的实例。
山东省的花岗石雕刻和大理石雕刻都很发达,青岛、平度、莱州、泰安、嘉祥等市县是其石雕刻制品的主要集中生产地区,其生产已形成一定规模,并已批量出口石刻制品。花岗石雕刻以日本式石灯笼、仿石雕塑为主;大理石雕刻以古今人物、仕女造像和动物、园林装饰小品为主。曾子故乡嘉祥县是中国石雕和漫画石刻发祥地之一,是我国又一个“石雕之乡”,已有2000多年历史,如汉代武氏墓群石刻和汉画像石刻,武氏祠内一对大型石狮是我国现存石狮中有确切年代记载的艺术珍品。嘉祥县已成为全省重点石刻品出口地区之一,并将进一步扩大发展。莱州市柞村镇的石雕加工也有上千年的历史,近年来制作了许多巨型花岗石雕刻,如为大连老滩雕刻的花岗石“群”,整座石雕长36m、宽7.6m、高3m,由6只形态各异的老石像组成,或仰、或俯、或跃,十分传神,雕像是由400多块、重达130余吨的花岗石组成,仅一只蹄就有5吨多重,堪称稀世石雕。莱州雕刻的各种菩萨、金刚头像石雕,高度都在2-3m以上,形神俱佳,有些巨型石雕作品已销往东南亚和台湾等地区。